灵灵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1635章 无畏擒龙40(第2页)

上午,两人一起整理祖父的书稿。老人的手指划过纸页时,总在提到“腊梅结果”的地方停顿,像在寻找失落的字句。砚之发现,书稿的空白处画着许多小图:有南方的竹,北方的松,还有两株缠在一起的腊梅,枝桠上结着小小的果子,像谁把月亮摘下来挂在了树上。

“他总说,”老人指着那些果子,“植物和人一样,得杂交了才壮实。北方的耐寒,南方的耐旱,合在一起,才能结出最好的果。”

砚之突然想起什么,从包里翻出个铁皮盒,里面装着些褐色的小颗粒,是在祖父的书箱夹层里找到的。“这是不是腊梅的种子?”她把颗粒放在掌心,圆滚滚的像缩小的梅子,“日记里说,‘南果北种,需以心温之’。”

老人的眼睛亮了,像被点燃的灯。他拿起颗种子,放在阳光下看,纹路里还沾着些泥土,像刚从地里刨出来的:“是他说的‘结果’。”他转身从东厢房拿来个陶盆,盆底刻着朵腊梅,“春分种下去,用院子里的土,混着你带来的北方黄土,说不定真能发芽。”

中午的太阳把青石板晒得发烫。砚之蹲在桂花树下,看着老人把种子埋进土里,动作轻得像在放只熟睡的鸟。他浇水时用的是铜壶,壶嘴弯得像月牙,壶身上刻着“静远堂”三个字,水渍流过时,字仿佛活了过来。

“你祖父说,”老人把陶盆放在朝南的窗台上,那里刚好能晒到全天的太阳,“种子得见着光,才能知道往哪儿长,就像人,心里得有个念想,才走得远。”

砚之翻开祖父的日记,最新的一页写着:“腊梅结果时,砚之该长大了。若她来静远堂,告诉张先生,北地的雪化了,南枝的花该开了。”字迹已经抖得厉害,却每个笔画都没断,像拼尽最后力气也要把话传到。

老人突然拆开那封砚之带来的信。信纸已经黄得像秋叶,上面只有一句话,是祖父的笔迹:“南枝北枝,终会相见。”落款的日期,是他去世前三天。老人把信纸叠成朵腊梅的形状,放进那个装着北方黄土的陶盆里,说:“让它陪着种子,知道有人在等它发芽。”

下午,砚之帮着老人翻晒书。东厢房的书架从地板顶到屋顶,摆满了线装书,书脊上都贴着小小的书签,有的是桂花,有的是腊梅,还有的是葡萄叶,每片叶子上都写着日期,最早的是五十年前。她抽出本《北地草木记》,作者是祖父的名字,扉页夹着片银杏叶,上面用铅笔写着“静远堂的秋,比画里的深”。

“他写这本书时,”老人递过来杯凉茶,里面放着薄荷和金银花,“每天给我寄一页手稿,说怕写得不好,得让我这‘南方人’把把关。”他指着书里的插画,“这些植物都是照着我寄的标本画的,你看这株腊梅,枝干都是歪的,跟院里的这棵一个样。”

砚之这才注意到,插画里的腊梅树下,总藏着个小小的人影,有的在浇水,有的在修剪,有的只是站着,像在等什么。她突然想起静远堂的老照片,那个捧腊梅的青年,原来一直活在祖父的画里。

傍晚的风带着凉意。砚之坐在银杏树下,看着老人用竹帚扫起满地的桂花,金色的花瓣在他脚边打着旋,像在跳支圆舞曲。他把桂花装进个蓝布口袋,说要做桂花糕,等明年春分种子发芽时吃。

“你祖父最爱吃这个,”老人的竹帚碰到块青石板,发出清脆的响,“他说北方的点心太实诚,不如南方的糕点,甜得含蓄,像话到嘴边留三分。”

砚之摸了摸帆布包,里面的日记硌着腰。她突然不想走了,想留在这院里,看种子发芽,看腊梅开花,看老人把祖父没写完的故事,慢慢讲给她听。她想起祖父说的“未解之谜”,或许答案从来就不在书里,而在这满院的草木里,在两个老人跨越半生的约定里,在等待一场花开的耐心和温柔里。

月亮升起来时,桂花香更浓了。老人把那罐桂花酒打开,倒了两杯,一杯放在砚之面前,一杯放在对面的空位上,像是在和看不见的人对饮。“你祖父说,”老人举杯时,月光在他的白发上流淌,“好酒得等,好故事也得等,就像这院里的树,长得慢,才活得久。”

砚之端起酒杯,酒液里映着自己的影子,也映着老人的影子,还映着天上的月亮。她突然明白,有些离别不是结束,而是换种方式相守——就像北方的书里藏着南方的香,南方的院里种着北方的籽,就像祖父活在老人的记忆里,老人守在祖父的牵挂里,就像此刻,她坐在他们共同的月光里,感觉从未有过的踏实。

风吹过葡萄藤,卷须扫过陶盆,盆里的土壤微微动了动,像有什么在土里伸了个懒腰。砚之知道,故事才刚刚开始——春分的种子会发芽,北地的思念会开花,未写完的章节会在时光里慢慢铺展,就像这院里的草木,一年年枯了又荣,把所有的等待都酿成了光阴的甜,藏在每片叶子里,每朵花里,每颗等待结果的种子里。

老人拿起那本《植物志》,翻到最后一页空白,递给砚之:“剩下的,该你写了。”砚之接过笔时,指尖碰到了书里夹着的腊梅书签,干硬的花瓣下,藏着行极淡的字:“静远堂的春天,从来都不晚。”

砚之在静远堂住到第七天的时候,发现西厢房的窗台上摆着个旧相框,玻璃蒙着层灰,里面的照片却依旧清晰。那是张黑白照,两个穿中山装的男人站在腊梅树下,左边的是祖父,右边的正是眼前的老人,两人手里各握着一把修枝剪,剪尖都沾着新鲜的绿。照片边缘有处折痕,像被人反复摩挲过,折角处露出行铅笔字:“壬子年冬至,修枝待春。”

她正伸手去擦相框上的灰,老人端着盆绿萝走进来,瓷盆上的冰裂纹路里嵌着细碎的金粉,在阳光下闪着微光。“那是你祖父临走前拍的,”老人把绿萝放在窗台上,叶片刚好遮住照片里祖父的肩膀,“他说北方的冬天太干,得在屋里多摆些植物,不然写东西时思路会僵。”

砚之的指尖划过照片里祖父的袖口,那里别着支钢笔,笔帽上的花纹和她现在用的这支一模一样——是去年生日时,出版社送的纪念款,说是复刻了某位老作家的常用笔。她突然想起祖父日记里的话:“笔如人,得养,常摸常新,搁久了就生涩。”

“他的书稿,”砚之转身时碰倒了窗台下的木箱,里面滚出些泛黄的信笺,边角都卷成了波浪,“是不是每封都提到腊梅?”

老人弯腰捡信笺,动作慢得像电影里的慢镜头。他捡起最上面的一封,信封上贴着枚褪色的邮票,图案是株绽放的腊梅。“这封是他去漠河考察时写的,”老人的指腹抚过邮票,“说那里的雪能没过膝盖,却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见到株腊梅,枝桠被雪压得弯弯的,花却开得比谁都精神。”

砚之接过信笺,纸页薄得像蝉翼,上面的字迹被水汽洇过,有些地方已经模糊。但她还是认出了末尾的句子:“此地腊梅无南枝秀,却有北地骨,若能移至静远堂,想必能结出最硬的果。”她突然想起那个装种子的铁皮盒,盒底刻着个极小的“漠”字,原来那些褐色的颗粒,是从千里之外的雪地里来的。

那天下午,两人一起给西厢房的书架刷桐油。老人说书架年久失修,有些地方已经蛀了虫,得用新采的桐油刷三遍,才能保住里面的书。砚之握着鬃毛刷,蘸油时不小心溅在祖父的《北地草木记》上,油迹晕开时,竟显出些隐藏的字迹,是用极淡的墨水写的:“静远堂的桂花开了,想你。”

“他总这样,”老人用棉布擦着油迹,动作轻得像在抚摸蝴蝶的翅膀,“写书稿时想起什么,就随手记在空白处,说等成书了,这些就是给我的悄悄话。”他从书架顶层抽出个布包,里面是叠得整齐的宣纸,每张上面都画着腊梅,有的含苞,有的盛放,最末一张画着满枝的果子,旁边写着“砚之若见此图,可知祖父念兹在兹”。

砚之的眼泪滴在宣纸上,晕开了果子的轮廓。她这才明白,祖父从未离开过。他的思念藏在书稿的字里行间,藏在画稿的枝枝桠桠,藏在从漠河带回的种子里,藏在每个提到“静远堂”的清晨和黄昏。

三体:我有1个小宇宙  高武:十块钱的分身进化为神兽  流民天王  快穿:只有美貌  赛尔:开局收服卡修斯  一凡有条龙  一人之下:我加钱居士,朝九晚五  魔王大人为何这样  惊悚游戏:我被拉进了管理群  守卫者的日常  青州第一大秘之情路  军婚噬骨:首长,翻个牌  快穿:疯批男主太色太能撩  恐怖之小说  盗墓:大美人她总在修罗场啊啊啊  签到系统砸中我,带飞了我的国  超兽武装之智者无敌  觉醒:这么猛的辅助哪里找!  额宝的不妙冒险  快穿之好男人修炼指南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魏武侯

魏武侯

本书架空,考据慎入  新书锦衣血途发布,欢迎收藏!  这里不是春秋战国,也不是东汉末年!  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,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!  来自现...

九龙吞珠

九龙吞珠

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,解开不死不灭之秘。一代名将,将守,从万人敌,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!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)...

特种岁月

特种岁月

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,当一回特种兵,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。还有,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,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。这些,庄严都做到了。(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,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!读者群号764555748)...

漫兽竞技场

漫兽竞技场

一个集合口袋妖怪,数码宝贝等等游戏,动漫的游戏正式登陆全球,谁才是最强的训练家,谁才是游戏里最强的宠物,且看罗炎称霸漫兽竞技场,一步一步从无名小卒爬上神坛。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